科技“及时雨” 助农解难题
6月15日,市柑研所副所长卢梦玲,科技人员黄俊、杨清华一行三人来到枝江市仙女镇和董市镇,开展柑橘新品种高接换种试验点的新品种抽梢、坐果情况田间调查统计工作。

在董市镇石港桥村,烈日下三人正聚精会神地在柑橘试验树旁忙碌着,抹芽、摘心、统计、记录……一位五十岁左右余姓柑农凑上前来问道:“你们是不是技术人员啊?我家脐橙园里有几株树好像得病了,你们能不能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正在观察记录的卢梦玲回过头来:“可以呢,您住在哪里,一会您带我们去看看”。
三人迅速忙完手头的事情,来到了老余的纽荷尔脐橙园。通过田间观察和了解,因家中劳力不够,老余在日常管理果园时仅仅是施肥、修剪和打药,长期未对果园进行深翻改土,并且经常使用除草剂进行果园除草,造成果园土壤板结,树体根系严重生长不良,几株去年挂果多的树,今春落叶严重,抽梢少、叶片还发黄,树势严重衰弱,并非老余担心的病虫害问题。

为此,市柑研所科技人员告诉老余今后的管理中:一是每年结合采果后秋施基肥深翻果园,改良土壤,翻土深度从树冠内向外延伸逐步加深,树冠下20厘米左右,树冠外围深翻至40厘米左右,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土壤疏松;二是果园行间采取生草栽培,在高温或干旱季节进行树盘覆盖,但注意覆盖物厚度10-20厘米,距离树干10厘米范围内不覆盖;三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炎炎烈日,市柑研所的科技“及时雨”,解决了柑农的生产困惑,增强了柑农生产管理的信心。
今年是市柑研所唱响“新农人——柑心为农”服务品牌的重要之年,市柑研所全体科技人员将围绕全市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示宜昌“新农人”形象。
(市柑研所通讯员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