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2024年林业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全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资源保护上再发力,在资源培育上出硬招,在资源利用上再创新,共同书写了一段属于五峰林业的新篇章。

林长制推行形成新合力。召开总林长会议1次、县级林长专题会议17次,578名县乡(镇)村三级林长累计巡林6702次,解决重难点问题30个;八个乡镇建立“一长两员”林长制网格 619个;“林长制+生态司法”协作机制获评全市“法治惠民”创新优秀项目。

对上争取实现新突破。争取湖北省宜昌市清江流域中下游生物多样性与石漠化治理项目1.98亿元,三峡坝库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1.17亿元,全力争取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停伐、生态护林员补助等政策落实落地。全年对上争取资金达3.57亿元,单个国家投资过亿元的林业项目在五峰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代表湖北省在全国退耕还林还草提质增效培训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完成义务植树50万株,实施造林补贴4000亩,新造油茶4000亩、低改1000亩,完成森林景观质量提升1405亩、森林抚育9000亩,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样板基地300亩。

资源保护再添新成果。五峰成功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兰科植物保护区在全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中评定为“优”;查处行政案件33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完成林木采伐11.65万立方米,占限额计划的98%;审批林地85宗,386.4914公顷,征收植被恢复费748.31万元;落实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保险资金24.69万元,救护野生动物10余起;兑现古树名木管护资金10.58万元;开展森林防火“飞行检查”22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61处。

林业产业取得新发展。全年更新改造人工倍林基地493.7亩、高培高管标准化倍林基地7012.5亩,新建标准化倍蚜虫繁育基地35315.6㎡;新建红花玉兰“娇丹”种苗繁育示范圃30亩、种植培育示范林200亩,嫁接苗木22万株;新建良种淫羊藿栽培示范基地3亩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地320㎡,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00亩,建成“林药蜂”产业融合示范基地2个;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1家,重新认定3家;承办世界中联森林康养专委会暨湖北省森林康养研究会2024年森林康养学术交流会。

项目建设展现新作为。完成约占全市任务总量的三分之一的三峡坝库区林火阻隔系统项目建设任务,新建防火应急道路244.99公里,生物阻隔带2.01万亩;五峰造林碳汇成为湖北省唯一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的项目;完成清江流域中下游生物多样性与石漠化治理项目退化林修复1.5万亩、人工造林整地0.04万亩、封育设施建设3.26万亩,截排水沟1290米,开工建设蓄水池64座。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报批的9宗11处涉林国有闲置固定资产划转,4513.15亩林地林木流转。

深化改革迈上新征程。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任务36项,落实举措78条。三大国有林场被纳入全省全市“三资”盘活试点,壶瓶山林场完成边界外业测绘,与长乐坪镇相邻 10 个行政村重界的权籍调查,有58807.6亩林地正在办理不动产登记;大花坪林场完成不动产登记1宗、面积1270亩,13255.7亩林地正在办理不动产登记。

生态惠民体现新担当。保障全县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用地85宗386.4914公顷;完成集体林地确权初始登记68户,化解林权纠纷26起;落实生态护林员岗位2127个;办理民生实事8件;受理涉林许可、便民服务事项1397件,满意度达100%;地质公园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人员31181人次,其中研学团队84批次11062人。

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全年开展中心组学习19次,专题学习讨论15次,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2次,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提醒谈话13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茶乡清风”警示教育基地;在全县普法责任单位2024年度履职报告集中评议中荣获优秀等次;桑子阳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完成校地合作计划,三年共招录林业专业技术学生59名;积极参加“县庆40周年”等大型活动,累计派出志愿服务者220余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81篇,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上级主管部门官网等各类媒体刊发信息161篇。

本文转载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